第 454 章 陈秘书-《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"当然可以。"

    "学校说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,可我们连最新设备的面都见不着。全部被'青年领袖协会'的人包了。"

    "青年领袖协会?"

    "就是一个特别难进的社团,据说入会要审核家庭背景。"

    正说着,一个衣着得体的男生快步走来:"陈秘书,我是学生会主席刘浩。听说您来了,特意来向您汇报工作。"

    陈默注意到,刚才还在说话的几个学生立刻低下头,默默吃饭。

    陈默没走说话,只是看着这个所谓的学生会主席,在政府大院你叫我一声陈秘书我不挑你的理,现在出来了,你还叫我陈秘书……

    刘浩看陈默就这么面无表情的看着他,到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,然后灰溜溜的走开了。

    下午的座谈会上,校方安排的学生代表清一色是各大学生组织的负责人。

    陈默听着他们流利的发言,突然插话:

    "我想听听普通同学的声音。能不能随机请几位同学来聊聊?"

    会场顿时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校领导们面面相觑,最后还是校长拍板:"就按陈处长说的办。"

    在教务人员的陪同下,他们随机走进一间正在自习的教室。

    起初学生们都很拘谨,直到一个女生鼓起勇气:

    "领导,我想反映保研名额的问题。我专业排名第二,但名额给了排名第十五的同学。"

    "为什么?"

    "因为他是刘副主席推荐的人。"

    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,教室里响起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座谈会后,陈默调阅了近三年的保研名单。

    对比学生会干部名单后,他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规律:超过八成的重要学生干部都获得了保研资格,而这些学生中,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特定的几个学院和导师。

    晚上回到省政府,陈默向李毅飞汇报了一天的见闻。

    "这个刘浩,是什么背景?"

    "父亲是某地级市的副市长。据说很受校领导器重。"

    李毅飞轻轻敲着桌面:"给我好好查查,特别是重点查资源分配的公平性。"

    接下来的两周,陈默又走访了省内多所高校。

    在理工大学,他遇到了一个连续三年申请国家奖学金都被拒的研二学生,尽管对方已经发表了三篇SCI论文。

    "评审标准是什么?"陈默问学生处处长。

    "综合考评,不只看论文数量。"

    "能看看具体的考评细则吗?"

    处长支支吾吾,最后说细则需要"再整理整理"。

    在财经大学,陈默听说一个叫张明的学生突然从学生会离职。

    他私下找到张明,经过耐心交谈,对方终于道出实情:因为在学术竞赛选拔中拒绝照顾关系户,遭到排挤打压。

    "最开始只是些小动作,"张明苦笑着说,"后来连我负责的活动经费都被卡住。最后说我'工作能力不足',直接免职了。"

    最让陈默震惊的是在师范大学的发现。

    一个女生因为拒绝学生会干部的追求,不仅被取消了保研资格,还受到各种打压,最后不得不转学。

    "这些情况,学校领导知道吗?"陈默问陪同的教育厅官员。

    "可能...不太清楚吧。"

    "是不清楚,还是装作不清楚?"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