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他们在后山边缘一处很偏僻的地方,走进了一栋看起来废弃很久的老旧校舍。” “废弃的旧校舍?”林枫眼神一凝,“他们进去做什么?里面有什么?” 斑鸠的小脑袋歪了歪,继续传递信息: “我不知道。那旧校舍看起来阴森得很,窗户都是黑乎乎的。” “我刚想靠近一点看看,就感觉到一股很强的威胁。” “抬头一看,有一只体型很大的老鹰在旧校舍上空盘旋。” “我怕被它发现,不敢多待,就赶紧飞回来了。” 老鹰? 林枫抬头看了看被雾气笼罩的灰蒙蒙的天空。 在这种环境下,出现一只具有攻击性的猛禽,是巧合,还是那旧校舍的“守卫”? 他轻轻摸了摸斑鸠的羽毛,将剩下的食物都推到它面前: “你做得对,安全第一,先吃饱休息一下。” 斑鸠顺从地低头继续啄食。 林枫从阳台回到寝室,带着一身微凉的湿气。 他在书桌前重新坐下,目光落在依旧空白的草稿纸上,指尖无意识地转动着笔杆。 斑鸠带回的信息还在脑中盘旋——废弃校舍、诡笑学生、监视的老鹰——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? 思绪又回到苏婉布置的作业,要求分析的是“亲身经历或确信存在的异常现象”…… 一个念头本能地浮起:能不能就写在这座诡校里遇见的种种异常? 然而几乎不需要思考,林枫便否定了这个想法。 这样做无异于玩火,风险太大! 他必须选择一个现实世界中存在的、可供查证与分析的现象。 笔杆在指间灵活地转了几圈,一个熟悉的词忽然闪过脑海。 “鬼打墙”——这个在民间传说中流传甚广,又兼具空间与认知异常特征的现象,再合适不过。 它指向的是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空间感知的彻底失灵,完美契合“认知扭曲”的主题。 他点了点头,不再犹豫,笔尖立刻落在纸上,开始勾勒核心框架。 他在纸张中央写下核心主题:【“鬼打墙”现象与空间认知扭曲】 【一级分支:现象描述与认知冲击】 定义:个体在自认熟悉或简单环境中,陷入无法走出、路径循环的异常状态。 对常规认知的冲击: -空间感知基础崩塌:视觉、方向感、距离感等赖以导航的基本能力全部失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