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董小宛——没有大志,只守桑榆。”萧远望向了那凤醉楼上的道惊鸿若水般的倩影,“美,醉,饮,愁。杯酒可消愁呀。” “当,当,当。”锣鼓喧天,曲离和寡,凤醉楼上传来了李大娘柔媚的声音:“今日乃我凤醉楼创立100周年的纪念日,妾身诚邀我楼花魁——董小宛来为我凤醉楼庆贺,敢问有无那位才子能有胆直对这天下一等一的美人,为我们这江南城作词作诗一首,不仅可以与我们江南八妓之首——董小宛烛灯夜谈一宿,而且可以获得魏建树大人赠与我凤醉楼的墨宝一副——江中对” “江中对!大气量,大手笔,不愧是凤醉楼。” “有美人相伴,还有豪礼相送,我要去!” “就你,我去,你等等我!” 在一片咚咚咚之中,人潮拥挤,才气聚集,凤醉楼上人山人海,浩浩荡荡的都是脚步声。 “上楼吧,随我去一睹这江南八妓之首——董小宛的绝色吧。”萧远跟上了那浩浩荡荡的人潮。 “喂,少爷,你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呢?去了也不等等上我。”刘涵马上紧跟了过去。 “小婉出身于苏州一户以经营刺绣为生的商家,在其十三岁那年,不幸父亲暴病身亡。又过两年,天下叛乱,乱象迫近苏州,其母白氏打算收拾家什逃难,却发现并无银两可随,气急攻心,病倒在床,生活重担一下落到了年方十五的董白身上,这种感受,如同已养成孤高自傲性格的她,不肯低头向人借贷。情急之下,于南京秦淮河畔画舫中卖艺为生,改名小宛,以此来维持生计,同支持母亲的医药费。 而在其从艺过程当,正因其性格孤傲,又极富才气,很快在秦淮河畔出了名。却也因此得到了文人雅客的赏识,这就是小碗的介绍了。现在有请第一位才子:杨小胖上台为江南,为凤醉楼作诗,为小婉作诗。”李大娘说罢,一位圆滚滚的,胖乎乎的男子便走了上去 “小婉,小婉你真的好漂亮,简直就是我的小心小脏。 小婉你……”这位公子第一句一出,群座皆惊而后笑,而那苏小婉却也憋不住了,直拿那绯红的扇子掩映自己的画面。第二句都自己都说不下去了,红着耳根,面色苍白,冒着虚汗的走下了来,散入了人潮之中。 “下一位,魏家少爷。” “江南景甜人更美,凤醉楼前人依然。 弯弯明月几时有,直得小婉入心间。”魏家魏晨星此诗一出,底下嘘声一片,纷纷叫好。 “好诗!不愧是魏家的公子!” 但董小宛却丝毫没有任何动静和表现,娉眉微皱。 “下一位。,赵家公子” “凤醉楼上龙凤醉,醉满江南梦独醒。” 董小宛轻轻的摇了摇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