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但是,试卷的最后一道题却写着:只答最后一道题。 哪怕是北大的才子,全班三十二人也有五人得了零分。 于是萧远每次考试都会检查一下各张试卷,不是看最后一道题,而是仔细看有没有破损错漏。 有一次前世,在期末考试时萧远便发现第二张试卷有问题,提前让老师换了,如果等答完第一张卷再换,会耽误不少时间。 有了一次甜头,萧远就养成了习惯。 试卷比萧远以前考试的试卷大了不少,共有五十页,三十页上印着考题,另外二十张是空白,若前面的考题试卷出了问题,考生可手动重新抄写整张试卷。 纸张和印刷质量极好,泛着黄色的纸丝毫不比后地球水平差,萧远毫不奇怪,这可是才气的世界,如果在笔墨纸砚印刷等基础方面落后,早就被那狂暴的龙族和嗜血的灵族消灭掉了。 方运粗粗看完,有了大概。 试卷前三张是考部分列圣的生平或事迹,尤其是那种圣人历经磨难的事迹,其中圣人孔子和六位亚圣必考,看似简单,但答案必须是列圣经典中的文字,不能用自己的话回答,否则就不是请圣言。 再三张是考列圣的诗词歌赋。 其后十五张是各出一句话,然后填上前面或后面的原文。 最后的九张全都是默写大段甚至整章的列圣著作。 萧远轻声一叹。 以前那个萧远记忆力很一般,加上背诵的内容大多与考试内容不符。并且在镇南将军府十年常住,虽然镇南将军府中也有专门的私塾老师,但是根本就不在和重视他。所以说中限制了他的思维。如果不出意外,那个萧远很难考中童生。 萧远想着心事,默默回忆着前世自己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和理解,便心中大局已定,暗道:“萧兄,就让我帮你实现你的愿望吧。”然后就把笔墨纸砚等物拿到桌子上。 别的中规中矩——(萧远发现那支银龙笔太过于引人瞩目,就收了起来),唯独用来压纸的两条镇纸比较奇特,别人的镇纸都是特制雕刻的玉石、金属、奇木,而他的镇纸只是一个黑色的如同石头一般的东西——这个是魏建树给他的。 魏建树不愧是魏国栋梁,连考题标准和内容都能猜的个八九不离十,萧远回想了魏建树说对他的谈话。 萧远铺好第一张试卷,用镇纸压在页面上端,看了眼第一题,就把水倒入砚台中,手持长条状墨锭慢慢研磨。 萧远一面思考一面研墨,可对第一题毫无头绪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