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(正文) 文会遇故人 一别两不识(二)-《龙震四方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行了,一别两不识,你我是路人。”萧远放下了毛笔,道:“你我已解除婚约,吴国连同镇南将军将我驱逐出境,你说我如何卫国?”

    那红衣女子面露难过之色,心中绝了再过问萧远的心思,俏脸上几滴香汗由于过于愤怒而流了下来,便退到一旁,默不做声了。

    众人起先是沉默而后又是铺天盖地的议论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吴国无国,白送了个圣前童生给我魏国!”陈笑高呼。

    万国正道:“江南得此一人,胜得三洲!且来看那首诗吧。”

    万国正这又是打了个圆场,将众人的视线重新聚焦道那首诗上。

    王院君点头道:“不曾想废弃的残诗竟然有如此内情,请州君检验此诗是否鸣州,若是鸣州,我会连文会上的事一同禀报魏国公,让此诗也能登上《书山有路》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萧远把那张纸递给陈笑,而陈笑把官印放在诗页的上空,就见三尺半高的橙色才气直冲而上。

    一尺出县,两尺达府,三尺鸣州。

    “果然诗成鸣州,若能得《圣道》宣扬必然镇国!真乃天下第一童生!”苏举人含笑道。

    “所谓书山,所谓有道,有教化万民,有忠孝仁礼,更有抵御外敌,此诗正合圣道,必然可登《书山有路》!”陈州君一锤定音。

    之后,王院君诵读《早春携刘涵至圣院》,有说出了第四个牌坊:镇国之策。并讲解此诗与镇国之妙,众人纷纷赞美。

    那些年纪小的人对《早春携刘涵至圣院》感触不深,稍微上年纪的人听后都沉默不语,不断思量那句话。

    润物细无声。

    至此,所有人对方运心悦诚服。

    一旁的魏无极大夫道:“萧远在今日又做了一首诗送给陈州君,被老朽听到,此诗也是十分妙。萧远,你不如就在文会上书写此诗,正式赠送给陈州君,如何?”

    陈笑却道:“不过一首诗罢了,就不要大张旗鼓浪费大家的时间,不写也罢。”

    王院君笑道:“那可不行,我对这首诗很好奇,一定要看。”

    萧远心知那是蔡县令谦虚之词,于是道:“那学生就献丑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