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《三国演义》过于神化诸葛亮,导致很多人高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,也导致部分人用正史把诸葛亮批的一无是处,认定诸葛亮没那么伟大,都是《三国演义》小说导致的。 但真正看过正史《三国志》的人都不会看轻诸葛亮,因为《三国志》共六十五卷,除去必要的帝王单写一卷,单独占据一卷的,仅诸葛亮一人。 诸葛亮最出色的才能不是领兵打仗,而是治国,他是相才,不是帅才。 在《三国演义》之前,就有大量文人盛赞诸葛亮,最关键的是,诸葛亮入了“孔庙”,被封为先儒,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地位,不是罗贯中写部小说就能让他进去。 在《三国演义》成书以前,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得到许多军事家的承认。 司马懿见诸葛亮布设的营垒,赞叹其为“天下奇才”,也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不足,但对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却不敢有半点批评。 李靖也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推崇备至。 唐玄宗设“武庙”,供奉十个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,其中就有诸葛亮,虽然唐玄宗过于拔高诸葛亮军事才能,但也足以证明诸葛亮在军事有一定建树。 文庙武庙俱在的,唯诸葛亮一人。 在圣元大陆,诸葛亮因为曾保蜀国百年江山,功盖天下,科举的请圣言中年年都有他,从无例外。 史官记载,诸葛亮临死前仍不忘恢复汉室,一统圣元大陆,在大限到来之前亲自领兵出战,但敌国也有半圣,最终寿命耗尽,死于五丈原。 萧远之所以特别看重诸葛亮,是因为有关诸葛亮的诗词很多,而且还没有出现在四方大陆,偏偏圣元大陆有非常神奇的诗歌“唤圣”之力。 萧远理清两个诸葛亮的不同,继续奋笔疾书。 之后又遇到跟另外两位半圣考官有关的题,萧远都记得,而文曲之心中又增加了新的书籍。 萧远很快答完前三张试卷,大部分都非常简单,但有三道题非常难。有一道题甚至布设了文字陷阱,照着书也未必能答对,幸好萧远曾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并且他为当世第一人,这些文字游戏在他眼里不值一提。 但这仅仅是最简单的童生试,秀才试的请圣言更加难,不过真正难的是诗词、经义和策论。 后面的试题是默写列圣的词赋,之后是填空,对别人来说可能很难,但对萧远来说简单的不得了。 毛笔写字极慢,到了中午时分,萧远也才仅仅写到那厚厚黄色一卷的第十九页,不得坐下来休息和吃饭。 一箪食,一瓢饮,萧远吃的不亦乐乎,仿佛是为了同颜圣同甘苦,文院中的饭菜便是十分简陋,但是仿佛又有一种莫名的味道——比那天下第二的龙腾四海更加香甜。 第(3/3)页